自从美国降息以来,已经有多个国家跟随降息,提升本币竞争力。最近我们政府也出台了新的LPR规则,这一行为也被很多分析师认为是国家的一种变相降息,究竟LPR会给整个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对于贷款买房的朋友月供又会不会变少呢?这也是龙周刊今天想和大家来聊一聊的。
LPR是什么
随着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接连发声,过去的这几天大家都被LPR刷屏了。
LPR全称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对其最优质的的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早在2013年,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后LPR机制就已经设立了。
根据央行在17日发布的公告称,新的LPR由各报价行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并于当日9点30分公布。
龙周刊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到银行贷款时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利息,以往来说这个贷款利率是根据贷款基础利率制定的,而现在这个贷款利率将按照新推出的LPR制定。
四大变化
对比来看,龙周刊认为新的LPR形成机制相较于原有形成机制有以下不同:
1、报价方式:根据央行发布的公告,新的LPR报价方式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目前,我国1年期MLF利率为3.3%,远低于此前最新公布的货币基准利率(4.35%)和1年期LPR利率(4.3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贷款利率下行。
2、期限品种: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当前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有有短期、中长期等多个品种,具有较为完备的结构,而LPR仅有1年期一个品种,增设5年期以上品种,既完善了LPR期限结构又有利于引导银行中长期贷款,降低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3、报价行数量:在原有的10家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扩大到18家。新增的8家银行明显向小微银行倾斜,能够有效增强LPR的代表性。
18家报价行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西安银行、台州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广东顺德农商行、渣打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微众银行、网商银行。
4、报价频率: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这可以提高报价行对LPR的重视程度,有效提高LPR报价质量。
变相降息?
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愈发严峻,市场上降息的呼声一直存在。面对央行公布LPR形成机制改革的消息,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在“变相”降息,是一次非对称降息,将会促进实际利率下降。果真如此吗?
龙周刊根据这两天公布的数据来看,很大可能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降息。
国泰君安金融组研报称,根据惯例,目前贷款利率的实际底线是1年期贷款利率的90%,即3.915%。而在LPR改革后,新的LPR将会代替1年期贷款利率成为新的贷款利率底线,因此新报价的LPR高于3.915%就意味着此次LPR改革不应被认为是降息,反之则构成实质性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