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三年攻关,西北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针对部分投产井易坍塌、井下流体易腐蚀管柱等难题,初步形成了高效完井技术。该技术能有效抑制井壁坍塌、节约完井管柱成本,为顺北区块提供低成本、低风险、高精度的动态监测方案。其井底压力计算误差小,目前已推广应用72井次,节约费用2160万元。
顺北区块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中西部,地质资源量17亿吨,油藏埋藏深、温度高,含腐蚀性气体,给完井工艺带来很大挑战。
为此,技术人员针对部分投产井易坍塌、影响正常生产的难题,深入钻井取芯现场和高校实验室,开展岩石力学、储层敏感性研究,明确采用裸眼完井方式、配套生产压差管控,可抑制井壁坍塌;针对井下流体易腐蚀管柱的生产难题,通过室内腐蚀试验评价及工程测井验证,明确全井油管采用P110S材质,低含水情况下可满足8年安全生产,利用不同壁厚油管组合,油管最大下深7200米,满足不同工况需要;针对压力计深下监测工艺风险大的难题,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井口生产数据计算井底压力方法,同时发展了“浅下+折算”的资料录取工艺,提供低成本、低风险、高精度的动态监测方案。
基于井壁防塌、管柱易腐蚀、动态监测分析等3项技术攻关,保障顺北油田高效完井,对“十三五”建成150万吨/年原油生产基地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万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