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信托易根据客户的要求和我们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这份专门针对超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分析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要点:
1、长期投资
2、逆周期投资
3、市场无法预测,也不需要预测
4、简单投资
以下是正文。
在大类资产配置中,一般将金融市场的资产分为4类:权益类资产、固收类资产、现金类资产和另类资产。我们也按照这个划分逐一分析,然后做一些其他的补充。
一、权益类资产
1、定义
权益类资产指股票和股票型基金。
在理财中,权益类资产一般指的是股票指数型基金。
单只股票和主动管理型基金容易受到单只股票和单只基金的个别因素的影响,很难得出概率较高的结论和准确程度高的建议,所以理财中一般都选择被动型的股票指数基金作为权益类资产。
2、收益和风险
长期来看,股票型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大约为8-10%。
欧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符合这个规律值,中国的A股也符合这个规律值。
如果能够做好逆周期投资,熊市买牛市卖,收益会比长期均值高;如果顺周期投资牛市买熊市卖,收益可能为负。
风险是持有过程中的波动,会出现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的情况。
3、方法
方法说起来很简单:长期投资、逆周期投资。
很多股民亏钱,就是因为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牛市买熊市卖,顺周期投资。
要想做到逆周期投资提高收益,需要三个条件:1、知识,2、心态,3、长期的钱。
很多人第1点都没做到,没有基本的股市知识。要做到第1点,并不需要懂得很多,不需要能够准确预测市场走势,只需要懂得什么时候价格便宜、什么时候价格贵。
我们可以认为股市的长期市盈率大约是15倍。明显低于15倍就是便宜,可以逐步买入;明显高于15倍就是贵,可以逐步卖出。
第2点心态主要就是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更少了。很多人买入后1个月还不涨,就很着急了。买入后跌个百分之十几,就慌了。
要想股市赚钱,就得尊重股市的波动规律。股市在两三年内一直低位运行是很常见的现象。投资股市需要有持有5年及以上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做到了,在持有期间找到合适的卖出机会的概率非常高。
第3点是客观原因。有的股民想长期持有,但是因为生活开支必须要用钱,只能割肉卖掉。这一点对于超高净值人群来说,有做到的条件。只要将总资产中较小比例的钱留出做流动资金,剩下的钱就可以长期投资。
二、固收类资产
1、定义
西方发达金融市场的固收类资产主要是指债券和债券型基金,中国市场的固收类资产还应该包括信托和资管(持牌的基金子公司、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发的资管)。
中国信托行业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20万亿,其中高净值个人投资的集合信托也有大约5万亿。这个规模高于债券型基金、远高于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这两年规模低的时候不到1万亿。
2、收益和风险
债券和债券型基金的长期均值收益大约5-7%,信托大约8-10%。资金特别宽松的时候,信托的收益有可能降到6%左右。
信托资管的风险主要是信用违约的风险。
债券和债券型基金既有信用违约的风险,还有价格下跌的风险。
债券和债券型基金的底层债权的收益是固定的,但是因为可以上市交易,而交易价格有涨有跌,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收益其实是不固定的,除非将债券持有至到期。
3、方法
遇到信用违约的风险,主要是两种情况:
1) 在市场资金面不宽松的时候买到了信用质量低的产品;
2) 在市场资金面宽松的时候买到了信用质量低的产品。
总之,就是买到了信用质量低的产品。
但是,第2)种情况比较常见,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因为第2)种情况而亏损。
原因是在市场资金面宽松的时候,市场上钱太多了,很多信用质量不高的主体也能出来融到钱。等过一两年市场资金面紧缩了,再融资很难了,就违约了。
这两年的爆雷潮,在很大程度上是2016、2017年资金宽松留下的后遗症。
信用质量比较高的主体,即使是在“去杠杆”这种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时候,违约的概率也非常小。
固收类的资产,其实也可以遵循逆周期投资的方法。逆周期投资,既可以降低信用违约的风险,也可以降低价格下跌的风险。
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时候,金融机构很少发质量差的主体的产品,因为发了也白发,根本融不到钱。这时,只有质量好的主体才能出来融到钱。
质量好的主体本来应对资金面松紧变动的能力就比较强,过一两年后,资金面很可能相对变宽松,再融资也比较容易,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就小了。
市场资金面的宽松和紧张,也是交替变化的,不会一直宽松或一直紧张。
价格方面,市场资金面宽松的时候,资金供给多,相对就会造成“资产荒”,融资成本就低,收益也就低。
所以,市场资金面宽松的时候投固收是祸不单行,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时候投固收是福有双至。投固收也应该逆周期投资。
在市场资金面正常或紧张的时候,要想避免买到信用质量低的产品,方法就是:不看虚无缥缈的未来,只看实实际际的现在。具体说,就是只看融资主体现在的财务状况。
有的投资者买固收时,也会因为融资主体技术领先、发展前景好而兴奋。但这没必要,因为固收的收益是固定的,对方发展得再好,投资者也无法多分一毛。但如果发展前景最后没有变成现实,投资者却有可能损失全部的本金。
我们公司的信托资管产品风险测评系统,几乎完全依赖于定量计算和分析,很少考虑完全定性的因素。几年的运行过程中,测评结果虽然不是100%准确,但可参考性很高。
三、现金类资产和另类资产
现金类资产没什么多可说的,银行的现金类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基本上都没风险,收益也只能接受市场行情。
另类资产主要是私募股权,而且应该是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股票的阳光私募,在我们看来,应该算作权益类资产。
从行业整体来说,私募股权的回报在下降,因为在以前的赚钱效应的带动下,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了。
从行业分化来说,私募股权的收益分布不是“二八定律”,而是5%和95%的定律,前5%的私募股权机构获取了行业95%的收益。所以,私募股权一定要选优质的机构。对于小的不知名机构,除非你对他们的投资理念和能力非常非常了解和认可,否则就别选了。
私募股权的投资也最好逆周期投资。全民PE的时候,投资标的要么价格太高,要么是企业太烂。
其他一些另类资产,例如期货、商品、对冲基金等,我们不建议投资。虽然有的年份有的机构大赚特赚,但从逻辑上来说,这些投资方式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高收益,长期回报不可能很好。
四、市场形势变化对长期理财的影响
市场形势变化对长期理财的影响不大。真正有影响的事,一年可能也就只发生一件或者一件都没有。绝大多数的市场信息、财经新闻都是信息噪声。
五、市场预测
我们的观点是,市场不是很难预测,而是无法预测,也不需要预测。
正确的做法是:不去预测,只看当下,只以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指导投资。
做到逆周期投资和低买高卖并不需要预测市场,也无法指望能够准确预测市场。只看当下也可以逆周期投资,而且是真正比较现实的方式。
以股票为例:
如果现在股市总体市盈率低,那就逐步买入,不管市场1年后、2年后是涨还是跌。只要现在市盈率低,而您又有长期的钱,那么市盈率总有涨上去的一天。只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天涨上去而已。
不知道哪一天涨上去也没关系,反正您只在涨上去的时候才逐步卖。
同样,如果现在市盈率高,那就逐步卖出。不去预测市场1年后、2年后是涨还是跌,只看现在已经发生的。
如果市盈率一直不涨,就一直不卖。只要当初不是高价买入,就不用担心。
如果市盈率一直不跌,就一直卖,卖完为止。
然后空仓等待市盈率下跌再买入,如果一直不下跌,就一直不买。
长期投资股票,如果能够在市盈率上做到低买高卖,再加上股市基本面长期增长的作用,收益会比较可观。
固收也部分适用同样的道理,我们不用看融资主体的未来发展前景、行业趋势和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只看这家企业现在好不好,以及看看现在给出的收益是不是合算。
如果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而现在固收市场整体收益比较低,那就不买了,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再买。
六、简单投资
理财这件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但是不做也不行。
因为市场“信息噪声”的影响,很多理财者都会走到“多做多错”的节奏上去,最后事倍功半。
我们的建议是,准备好知识(懂得资产价格的高低)、准备好心态(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准备好长期的钱,然后简单地长期投资、逆周期投资。